电磁环加热针体。功率是125W,18v电压,频率在20kHz ,这个产品是1组还是2组?
产品预期用途是用热的针刺破人体表皮的脓包。工作原理是通过电磁环加热针体。功率是125W,18v电压,频率在20kHz ,这个产品是1组还是2组?标准分组定义
在 GB 4824 标准定义下,“组”(Group)指的是设备的电磁发射特性分类,与医疗器械安全标准中的“防电击组别”(如IEC 60601中的I/II类设备)完全不同。
[*]1组(Group 1):指不包含有意产生和使用射频能量的工业、科学和医疗(ISM)设备以外的所有设备。
[*]2组(Group 2):指包含有意产生和使用射频能量的ISM设备,例如微波炉、高频手术设备、感应加热设备等。
判断依据
工作原理是关键:
产品通过 “电磁环” 在 20kHz 频率下加热针体。这实际上是利用中频电磁感应加热技术。电磁环(感应线圈)产生交变磁场,使金属针体内部产生涡流而发热。这个过程有意产生并使用了射频(广义上包括中高频)电磁能量来实现其核心功能(加热针体)。
功率(125W)和应用方式:125W的功率在小型手持设备中属于较高功率,且用于直接加热侵入人体的针体,这进一步表明其属于主动利用电磁能的医疗/美容设备。
类别(Class)
组别(Group):由于该设备有意产生和使用电磁能量(20kHz交变磁场) 来加热针体,它符合 GB 4824 中“2组”(Group 2) 的定义。
[*]A类:适用于非家用和不直接连接到住宅低压供电网的设备。
[*]B类:适用于家用及直接连接到住宅供电网的设备,发射限值更严格。
考虑到该产品用于刺破脓包,属于医疗或专业美容操作,不太可能在家庭环境中广泛使用,因此更可能划分为 A类。
结论
按照 GB 4824-2019 标准,该产品应归类为:2组A类设备。
20kHz 不在国际电信联盟(ITU)定义的传统ISM射频频段内,但在电磁兼容标准(如GB 4824)的实际应用中,使用20kHz进行感应加热的设备通常被视为“2组(Group 2)”设备,即等效于ISM设备进行管理。
页: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