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 iec 60601-1 可用性分为可用性验证和可用性确认吧?还有没有其他的类型
IEC 60601-1(特别是第6章「可用性」 Usability)和其相关的衍生标准(如IEC 62366系列)中对医疗器械的可用性(Usability)进行了结构化的定义,其中主要包含以下几种关键活动:✅ 1. 可用性验证(Usability Verification)
[*]目的: 证明用户界面设计是否符合设计输入要求。
[*]方式: 对照设计输入文件(Design Input),进行检查、测试或分析。
[*]不一定需要实际用户参与,但要符合规范与预期设计目标。
✅ 2. 可用性确认(Usability Validation)
[*]目的: 通过实际用户的使用测试,确认在预期用途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核心: 防止“可预见的误用”(reasonably foreseeable misuse)。
[*]通常需模拟真实使用环境、真实用户、真实操作情境。
[*]强调用户是否能安全、有效地完成任务。
✅ 3. (补充)任务分析(Task Analysis)
[*]虽然不单独列为“验证/确认”类型,但在标准实施中是关键步骤。
[*]包括识别关键任务(especially "safety-critical tasks")和风险点。
[*]在IEC 62366-1中尤为强调。
✅ 4. 形成性评估(Formative Evaluation)
[*]非IEC 60601-1中明确定义,但在IEC 62366-1中很常见。
[*]是在产品开发早期,通过原型测试、用户反馈等方式不断迭代优化设计。
[*]和“总结性评估”(Summative Evaluation,即验证和确认)配合使用。
✅ 标准体系小结:
类型出自标准说明
可用性验证(Verification)IEC 60601-1 第6章检查是否满足设计输入
可用性确认(Validation)IEC 60601-1 第6章实际用户使用验证产品符合预期
任务分析、形成性评估等IEC 62366-1与风险管理密切结合,贯穿开发周期
🚨 特别注意:
[*]IEC 60601-1 要求与 IEC 62366-1(医疗器械可用性工程应用)配套使用;
[*]与ISO 14971 风险管理标准高度耦合,要求对操作错误带来的风险进行识别与控制;
[*]可用性缺陷可能被归类为“使用错误”,而不是“用户错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