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电磁兼容工程师,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一、采样速率
示波器在测量信号时,需要这样,一个一个点的对波形进行采样,显然,这样的采样点越多,所测到的波形,就越接近最真实的波形。如果采样的点数过少(采样速率过低),波形就会失真。提高采样率就不能不提高(增加)存储深度。
示波器采样速率
示波器采样速率 - 采样点多少的差异
示波器采样速率 - 采样点多少的差异
如一台示波器标注的采样率是:1GSa/s。sa就是sample ,样本,样品意思。1G = 1000MB = 1000 000KB = 1000 000 000字节。即,每秒可进行10亿次采样。一次采集一个字节。
注意,这只是示波器标注的最高采样率。它在实际使用时的采样率还受限于另外一个参数:存储深度。
二、存储深度
把经过 A/D 数字化后的八位二进制波形信息存储到示波器的高速 CMOS 存储器中,就是示波器的存储,这个过程是“写过程”。存储器的容量(存储深度)是很重要的。示波器在工作时,是在截取一段一段的波形,然后放在显示屏上给我们看的。需要将采集到的波形,存储到内存区,方便计算和处理。这块内存区的容量就是存储深度。这块内存区的容量是有限的而且是一个固定值。
在存储深度一定的情况下,存储速度越快,存储时间就越短,他们之间是一个反比关系。存储速度等效于采样率,存储时间等效于采样时间,采样时间由示波器的显示窗口所代表的时间决定,所以: 存储深度 = 采样率 × 采样时间(距离 =速度×时间)
例如,一台示波器的存储深度是2.5k。即,意味着,这台示波器的内存区域可以存放2500个采样点的数据。用存储深度除以采样率2.5k/1GSa/s = 2.5us,这就说明,这台示波器,只有2.5us的采样时间。
示波器存储深度
示波器存储深度
显然,2.5us长度的波形,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满足我们的测量要求。所以为了能够采集到更长时间的波形,示波器会主动降低自己的采样率。
举例说明:需要采集的时间=1mS
存储深度=2.5K=最多能存储2500个数据
实时采样率=存储深度/时间
- 此时的实时采样率:2500000Sa/s
- 示波器的最高采样率:1000000000Sa/s
三、带宽
(1)何为带宽
示波器的带宽,很大程度决定了示波器的价格。示波器和示波器的探头,可以简单的看成是一个RC低通滤波器,通常用3dB带宽定义。
3dB带宽表示信号衰减为0.707倍时的频率范围,然而实际上,3dB带宽指的是信号衰减为0.708倍时的频率范围,这个数值和1/√2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出于巧合比较接近而已。
例如,我们示波器带宽标称是100MHz,从理论上说小于100MHz就可以测,但是实际种种测量因素等等,实际能的比较准确应该1/5的带宽(经验值),既100MHz要测得比较精准,应是小于等于20MHz。
带宽是示波器的基本指标。通常由被测信号的带宽决定。有如下公式可以参考:
----信号带宽=0.5/信号上升时间
----示波器带宽=2x信号带宽
- 低频正弦信号,可以很轻松的进入到示波器内部的采样芯片。
示波器 - RC低通滤波器
示波器 - RC低通滤波器 - 高频信号受到衰减
由RC低通滤波器频率和幅值的关系可知
RC幅频特性曲线图
当频率高到某一特定的值时,幅值将衰减为原来的0.707倍。这个特定的频率就是示波器的带宽。
例如,一个示波器的带宽为100Mhz。如果输入一个f = 100Mhz,幅值为1v的正弦信号,那么示波器显示出来的波形,就只有0.707v了。
示波器的带宽
(2)五倍法则
即,示波器的带宽应该是被测正弦报信号的频率的5倍,最合适。
示波器的带宽应该是被测正弦报信号的频率的5倍
此时,信号的衰减,小到可以忽略。那么100M带宽的示波器,测量20M以下的正弦波时,衰减可以忽略。
(3)傅里叶变换
由傅里叶变换可知,任何信号波形,都是由正弦波信号有限次或者无限次组合得来的。(万波皆可正弦波)
这是一个1Hz的正弦波
1Hz的正弦波
给它叠加一个3Hz的正弦波
叠加一个3Hz的正弦波
再给它叠加一个5Hz的正弦波
叠加一个5Hz的正弦波
叠加1000次后,变成了矩形波
叠加1000次后,变成了矩形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