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D 测试 FAIL 案例分析:连接器不标准使用的屏蔽导致 FAIL

[复制链接]
查看254 | 回复0 | 2025-3-18 12:5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电磁兼容工程师,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本帖最后由 隆测EMC检测认证 于 2025-3-18 12:53 编辑

在电子设备的静电放电(ESD)测试中,连接器的屏蔽设计是一个关键因素。一个不标准的屏蔽设计可能导致设备在 ESD 测试中失败。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深入分析因连接器不标准使用的屏蔽导致 ESD 测试失败的原因,并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案例背景    
此次进行 ESD 测试的产品是一款新型智能设备,其内部电路集成度高,对静电防护要求极为严格。在测试阶段,该设备需要模拟在各种复杂电磁环境下遭受静电冲击时的性能表现。测试依据国际通行的 ESD 测试标准,旨在检验设备能否承受规定强度的静电放电而不出现功能故障或性能退化
测试过程    
测试初期,设备各项指标表现正常。然而,在进行到特定工况下的静电放电模拟时,设备突然出现了系统死机、数据传输中断等严重故障,测试结果显示为 FAIL。这一异常情况引起了测试团队的高度重视,随即展开深入排查。
问题根源
上海隆测实验室工程师经过层层拆解与细致分析,最终发现问题出在连接器的屏蔽环节。该设备使用的连接器,按照设计要求应具备良好的屏蔽性能,以防止外部静电干扰侵入内部敏感电路。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对连接器屏蔽的安装操作不规范,部分屏蔽层未能完全覆盖关键部位,存在缝隙与缺口;同时,屏蔽层与设备接地系统的连接也存在松动现象,导致屏蔽效果大打折扣。当静电放电产生的瞬间高压通过空气或其他传导路径接近设备时,这些不标准的屏蔽措施无法有效阻挡静电干扰,使得静电能量直接耦合到内部电路,进而引发设备故障。
案例影响    
测试失败意味着产品需要重新设计、整改,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还可能导致产品上市周期延迟,错过最佳市场推广时机。从企业角度看,产品的可靠性问题一旦曝光,将严重损害企业的品牌形象,降低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此外,该案例也为整个行业提供了反面教材,警示各企业在产品设计与生产过程中,任何一个看似微小的环节疏忽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应对策略与预防措施    
1.强化设计审查
在产品设计阶段,对连接器等关键部件的屏蔽设计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屏蔽方案符合 ESD 防护要求,并通过模拟仿真等手段提前评估其有效性。
2.规范生产工艺
制定详细、标准化的连接器屏蔽安装工艺流程,加强对生产人员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正确的安装操作方法,保证屏蔽层安装紧密、无间隙,与接地系统可靠连接。
3.加强质量检测
引入先进的检测设备与方法,在生产过程中对连接器屏蔽的安装质量进行实时监测与抽检,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下一工序。
4.持续优化改进
关注行业最新技术动态与标准变化,不断优化产品的 ESD 防护设计与工艺,定期对已上市产品进行 ESD 性能回访,收集反馈意见,持续改进产品质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更多关于ESD测试内容,欢迎联系上海隆测检测。
联系方式:021-67281282

电磁兼容网 - 电磁兼容定制方案 www.emc.wiki - 欢迎您的技术讨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