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游民的整改之路
对某企业的机器人进行辐射的整改:首先先对设备的全功能同时运行进行测试,明确超标的范围(设备于30-40MHz、70MHz以及150MHz等频率点超标(在天线高度为1m,且为垂直的情况下)),随后进行每个功能的分割测试,寻找到干扰较大的功能(在设备升起的状态下,于70MHz处超标)。
后续对在设备内部增加磁环后,成功将30-40MHz的干扰抑制下去,随后使用检测设备对机器人进行排查,最终确定干扰较大的点,随后向客户询问有关的资料信息,进一步明确干扰源。
紧接着,在干扰源的电源线以及信号线上增加磁环,进而将70MHz的超标成功抑制,后续应更改为共模电感便于后续的生产。
随后继续使用设备对150MHz等尖刺进行干扰源的探查,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主控模块。
EMC整改,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思路清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理论支撑是什么?这样做的依据有没有前一次的验证结果支撑?这一次的测试数据,是否可以印证下一个步骤?
1、首先、要学会读懂数据,读懂波形包络。详细参考下面的链接:
可以参阅:https://www.emc.wiki/thread-2917-1-1.html
2、然后、要依据上述的不同干扰现象,去分析研究CLK、BB是来自于哪里?可以先用理论支撑,例如,CLK来自于数字芯片,时钟、晶体、CPU、MCU、DDR、USB、LVDS、CAN、LAN、HDMI……等数字信号,假如,你找到的点,是继电器、普通的开关电源,那么你确信你找到的干扰源是对的吗???
这一步可以结合近场探头去研究寻找辐射干扰。
可以参阅:https://www.emc.wiki/thread-18363-1-1.html
3、最后,依据找到的干扰源头,去做问题的解决。
核心思想,依据dv/dt , di/dt的电磁干扰产生的底层机理,尽量降低电压,电流的突变率降低电磁干扰。依据电磁干扰三要素,源、路径、敏感体。从源,路径去研究,路径包括了等效发射天线,找到等效的发射天线,增加滤波、例如,电感、电容、磁珠等器件的共模、差模抑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