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huang 发表于 2025-3-25 18:44:22

EMC设计中PCB层设置要点

本帖最后由 Ms.huang 于 2025-3-26 10:00 编辑

在EMC(电磁兼容性)设计中,PCB(印刷电路板)的层设置至关重要,合理的层布局能有效减少电磁干扰(EMI)并提升抗干扰能力.
电源/地平面特性
[*]电源平面阻抗>地平面;
[*]电源/地平面相邻布局形成两者的耦合电容,可降低电源平面阻抗;
[*]平面电容与退耦电容形成频响曲线较为复杂的电源地电容,有效退耦频带较宽,但需注意谐振问题。
所以在参考平面的选择上,因电源平面具有较高的特性阻抗,与参考电平存在较大的电位势差;从屏蔽的角度,地平面一般均作了接地处理,并作为基准电平参考点,其屏蔽效果远远优于电源平面;所以优选地平面作为参考平面。
层布局设计原则:
[*]信号层与地层的交替布局:信号层应紧邻地层,形成“信号-地”或“电源-地”的交替结构。(地层为信号提供回流路径,减少环路面积,降低辐射)
[*]电源层与地层的紧密耦合:电源平面和地平面应尽量靠近,形成去耦电容,降低电源噪声。(紧密耦合能减小电源阻抗,增强高频噪声的滤波效果)
[*]关键信号的内层布线:高速信号、时钟信号等关键信号应布在内层,避免外层辐射。(内层布线受地层保护,减少辐射和外界干扰)
[*]保持地层的完整性:地层应尽量完整,避免分割,必要时使用多个地层。(完整的地层提供低阻抗回流路径,减少地弹和噪声)
[*]电源分割与去耦电容:不同电源域应适当分割,并在每个电源域附近放置去耦电容。(分割减少电源间的干扰,去耦电容滤除高频噪声)
[*]外层可设置地平面,作为屏蔽层。(外层地平面能屏蔽内部信号,减少对外辐射和外界干扰)
[*]信号回流路径的最小化:高速信号的回流路径应尽量短,避免跨越分割区。(短回流路径减少环路面积,降低辐射)
[*]差分信号应保持对称布线,长度一致。(对称布线减少共模噪声,提升信号完整性)
[*]信号层应避免与电源层直接相邻,除非有地层隔离。(电源层噪声可能耦合到信号层,影响信号质量。)
[*]多层板中的地层应通过过孔多点连接。(多点连接降低地阻抗,减少地弹和噪声)
[*]顶层下设置地平面(提供屏蔽和参考),避免信号层相邻,保持层压对称。
总而言之,合理的PCB层设置能显著提升EMC性能,减少干扰并增强抗干扰能力。设计时应综合考虑信号完整性、电源完整性和EMC要求,确保各层布局符合上述规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EMC设计中PCB层设置要点

联系站长

139 2899 3907

xiangwei.ze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