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司乘人员电磁曝露评估技术规范》解读
电动汽车司乘人员电磁曝露评估技术规范》解读1.编制目的
电动汽车是当前汽车行业发展的热点,电动汽车由于使用电池为动力,其电子电气设备产生的电磁场一直受到公众关注,特别是司机等司乘人员,由于职业工作需要长时间曝露于电动汽车所产生的电磁场中,甚至有司机抗拒驾驶电动汽车,不利于电动汽车推广使用。当前车辆电磁辐射测量的标准,例如 GB/T 37130—2019,只对车辆在实验室或试车场进行标准场景下较短时间的测量,根据一次的瞬时测量值中的最大值来与限值进行比较评估。与电动汽车长期电磁曝露,电磁曝露随车辆运行工况而变化的情况不相符合,需要了解电动汽车长期电磁曝露的影响,首先需要明确电动汽车司乘人员电磁曝露的评估技术规范。通过本文件的编制,规范深圳市行政区域内电动汽车司乘人员电磁曝露安全评估。乘客及其他车辆的司乘人员的电磁曝露测量及安全评估也可参照使用。
2.本文件的意义
本文件是国内第一项电动汽车电磁曝露相关的地方标准,将填补电动汽车司乘人员电磁曝露的监测和评估领域的空白,也是第一个针对实际道路工况和工作场所的电磁曝露监测评估技术规范。本文件的制定和实施,将规范深圳行政区域内的电动汽车司乘人员的电磁曝露的监测和评估,提供技术支撑,助力消除司乘人员对于电动汽车电磁曝露的顾虑,促进电动汽车在深圳的推广应用。
3.本文件主要内容
本文件的内容包括范围,评估要求、评估流程、曝露监测、曝露评估方法、评估报告和质量保证等。
3.1 范围本文件
提供了电动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增程式新能源汽车,车内电磁曝露安全评估的指导。规定了评估要求、评估流程、曝露监测、曝露评估方法、评估报告、质量保证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行政区域内电动汽车司乘人员电磁曝露安全评估。主要针对长期驾驶电动汽车的出租车司机、公交司机和班车司机。其他车辆,如家用电动汽车驾驶员、电动汽车乘客、非电动汽车驾驶员及乘客的电磁曝露测量及安全评估可参照本文件执行。无线充电汽车在充电状态下电磁辐射频率范围超出了本文件的适用的频率范围,电场幅度不可忽略,需要测量电场,现有的 GB/T 38775.4 标准明确了无线充电汽车的磁场限值标准不同于本文件
**** Hidden Message *****
页:
[1]